
▲苏州科联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媛
创业前的积淀与创业初期的艰难征程
中华压铸网:李总,可以和我们聊聊您创业前的工作经历吗?当初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决定创立苏州科联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科联盈李总:
在创业苏州科联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之前,我于2000 - 2010 年间在苏州一家上市台资公司工作了 10 年。这家公司是 3C 行业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我工作的这 10 年正值该行业的风口期,主要从事研发及生产笔记本电脑键盘和电源等产品相关工作。
10 年间,我的工作职位多次变动。起初在研发部,之后调到集团新建分厂负责生产管理,接着到资材中心担任采购职位,再升任主管管理职,最终转到业务部。在集团各部门的工作历练,让我熟悉了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积累了各个阶段的运营经验,这使我终身受益,我非常感恩前公司给予我的这段经历。
期间,我还参与了集团收购其他同类公司的工作,从管理系统的衔接到工作流程的处理,经历了各种细致的工作打磨,练就了一身本领。然而,10 年后,3C 行业的高峰期逐渐下滑。
离开前公司时,我自认为能力出众,能独当一面,创业激情高涨。但创业伊始,我就意识到自己错把平台的光环当成了个人能力,曾经职场上的风光在实际创业中根本无法支撑,创业之路举步维艰的。
2010 年创业初期有一个契机出现。一家台湾客人在淮安投资新能源电池壳体厂,当时新能源行业初露端倪,这也契合我换赛道发展的想法,毕竟我不想再在 3C 行业继续发展。刚开始客人提出气密性工装需求时,我和陈总开始承接这类订单以及周边自动化设备项目。我们本身学的专业也是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当时公司人员仅4 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争取订单,我们将公司从苏州搬到了淮安,在那里租了 800 平的新厂房,我带着100 万启动资金开始创投小工厂。
但很快我们就面临两大难题:专业人才招聘困难,订单收款也难。客户同样处于新能源创业初期,预付货款后,发货款和验收款却迟迟不能按时支付,这让我们的资金周转愈发艰难。2011 - 2015 年,公司年营业额仅有千万左右,活下去成了那时最大的目标。
此外,当时淮安的地理位置,周边新能源零部件客户资源少,自动化设备尤其是气密性设备的生存环境不太理想。尽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户,让我们在新能源行业有了切入点,但整体发展依旧艰难。
直到2015 年,我们重新梳理思路、调整股权架构,再加上孩子大了在苏州上学需要陪伴和辅导,便回到苏州重新开厂创立了苏州科联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也确定公司的唯一发展方向:一个专业提供成套氦检自动化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公司。在气密性检测设备的赛道上精进,保持专精特强。 在品牌树立上坚持表达: 我是谁 ?我是科联盈氦检,有何不同? 何以见得? 这十几年如一日的精进,从做第一台氦检设备到现在10几年过去了,我仍然还在做氦检。
科联盈氦检从当初的寂寂无名到现在市场上超过半壁江山的局面。 业绩从开始每年千万到现在业绩销售每年超过2亿RMB。

▲苏州科联盈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与大客户合作的秘诀
中华压铸网:众所周知,苏州科联盈在氦检系统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公司服务的客户涵盖了上汽大众、蔚来、马自达、特斯拉等知名汽车主机厂,以及法雷奥、马勒、臻驱等都推荐科联盈公司为氦检设备首选供应商,苏州科联盈与这些大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些与重要客户合作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科联盈李总:
科联盈是一家以技术路线为先的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股东和技术骨干都是理工背景,符合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技术为先、品质为先”的要求:
1. 技术与品质导向
科联盈一直专注于氦检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如柔性氦检模块技术、系统动态校准技术、氦气高效回收技术以及微漏真空氦检技术。这些先进技术让其设备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能够满足汽车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零部件密封性检测的严苛标准。

▲苏州科联盈氦检设备
2. 责任担当与风险共担
若因科联盈氦检设备能力不足导致工件泄露并给客户带来损失,公司会承担全部损失,与客户“背靠背”共担风险,而非仅靠价格竞争,这是长期合作的核心支撑。科联盈公司提供的氦检设备是一台诠释氦检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可追溯性的系统设备,所以选择氦检设备尤其是非标定制的氦检,不仅仅是一套设备,更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和服务。 服务有保障,公司有实力,个人很专业。
.............
(未完待续)
关注“中华压铸网”公众号,下期李总将继续为我们分享:客户合作案例、行业发展趋势、创业与经营的经验感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