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旭升集团墨西哥萨尔蒂约工厂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4
核心提示:9月21日凌晨3:00(墨西哥当地时间9月20日14:00),随着电工师傅合上电闸,宁波旭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升集团)位于墨西
 9月21日凌晨3:00(墨西哥当地时间9月2014:00),随着电工师傅合上电闸,宁波旭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升集团”)位于墨西哥萨尔蒂约的生产线缓缓启动,设备运转声轰鸣作响,标志着该工厂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736_332

旭升集团(位于北仑) 图片均来自企业供图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753_364

配电房,工厂通电

作为国内汽车精密铝合金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旭升集团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

“自今年6月首批样件交付以来,工厂已完成全线设备调试,9至10月所需的原料采购也已全部到位,将全力以赴推进生产。”旭升集团墨西哥公司总经理黄剑表示。这座以全产业链工艺能力为支撑的工厂,将实现对北美及欧洲客户的快速响应与就近配套,有效助力集团突破贸易壁垒,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758_146

旭升集团萨尔蒂约工厂

 

落子北美,“稳”字优先

受国外关税频繁调整的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成为横亘在众多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共性难题,这也使得中国企业出海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与国外企业合作多年的旭升集团而言,更是如此。

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旭升集团早在2013年便已成为北美某知名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这份深度绑定关系,助力企业在2017年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

鉴于北美市场的巨大体量与战略地位,旭升集团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强化本地供应链,深化市场布局。

“墨西哥是全球第四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国、第六大汽车生产国,更是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区位优势明显。《美墨加协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贸易框架,叠加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北美本土化生产的电动汽车及核心部件给予高额税收抵免。我们离核心客户更近一些,风险也就少一些。”黄剑说。

尽管墨西哥物料及管理成本高于国内,但供应链响应速度带来根本性变革。陆运替代海运,订单交付周期从数月缩至数日,彻底解决了“船期焦虑”。“相对于企业长远的全球定位与市场份额,此次建厂可视为转型期的战略性投入。”集团成本管控负责人表示。

在旭升集团的计划中,萨尔蒂约工厂定位为全球化战略的核心——不仅是覆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制造基地,更是服务北美客户的“零时差”运营中枢。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03_202

2023年9月,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州政府/市政府出席

中西融合,唯“快”不破

2023年3月,旭升集团启动了一项为期700天的海外建厂计划。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08_147

今年3月,工厂的首批运营团队从北仑启程,前往墨西哥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13_313

智能化产线搭建过程中,双方员工积极探讨

今年6月,萨尔蒂约工厂一期顺利竣工。而人才本土化,成为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营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18_379

正在积极搭建智能化产线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22_994

正在积极搭建智能化产线

“出发前,集团给所有中方外派员工立下了‘军令状’:一年内,必须让墨方员工独立掌握日常生产工序。”黄剑直言,“如果教不会,授不精,我们的人就可能陷入24小时待命救火的困境,工厂可持续运营就无从谈起。”

紧迫感驱动着中方技术团队千方百计将复杂的工艺拆解、提炼,力求用最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墨西哥员工。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28_123

中方技术骨干正在进行设备讲解

“这本自制的小词典对工厂来说,称得上是万能宝典。”中方技术骨干张颖透过镜头向记者展示了一本220余页的中、英、西三语对照“生产操作标准术语库”,涵盖压铸、机加、检测等全流程超600个关键术语,是新员工培训资料中的重要部分。

这本术语库的诞生,源于一位27岁的翻译员KRIS的细心发现。

今年年初,KRIS在一次翻译中发现自己所译的西语版本与同事存在多处不一致,随即展开多方确认。

集团也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同的名称,会在后续数据统计时带来诸多麻烦。所以我们需要专业化,让所有人对同一个东西都有统一认知黄剑介绍,在KRIS和中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四个月,册子便迅速制定完成。如今,只要是从术语库里提取的名词,墨西哥员工均能准确理解,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不过,术语库只是第一步,要让知识真正落地,还需跨越实操训练的关卡。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32_251

中方技术骨干与墨西哥员工合影

“我们录制了汉、英、西三语全套关键工序视频,方便墨方人员反复观摩学习。”张颖表示,以压铸工序为例,新员工先通过术语库中400多个相关词汇学习设备概况,再借视频熟悉操作难点,最后进入“实战阶段”——由中方技术骨干带领,以“一对一”的方式手把手教学。

“调整压射速度的时候要注意屏幕第二参数,手要稳、眼要快,”中方技术骨干黄毕平一边说,一边让墨西哥员工VICTOR亲手操作按钮,“不要怕错,按下去感受一下设备反馈。”这种即时操作、即时反馈的方式,能够让学员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快速积累经验。

目前,首批墨西哥员工已能稳定完成50%-60%的生产任务,正朝着全面独立操作不断迈进。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36_754

中方技术骨干与墨西哥员工共同聚餐

“目前,这些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均令人欣喜,为我们后续的产能爬坡和稳定交付打下了坚实基础。”黄剑透露,工厂将于11月初向客户交付首批2000件逆变器箱体,并持续进行产能爬坡,预计在年底实现每周6000件的供货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工厂还计划在9月底至10月底再招募百余名墨西哥员工。“一期产能预计年底实现满产,二期建设已在规划中,迎接明年的订单高峰。”

生态出海,“聚”力共赢

当旭升集团在萨尔蒂约全力推进量产时,数公里外,与旭升集团配套的产品表面处理供应商、模具处理供应商,也已同步完成厂房建设、进入投产筹备阶段。这意味着,一个以旭升为核心的区域性产业链闭环正快速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表面处理,再到模具支持,“集群式出海”模式极大降低了跨境运营中的物流、沟通与管理成本。

“我们几乎是和旭升一起成长起来的。这次共同赴墨建厂,是双方战略协同的再升级。”作为旭升集团合作近十年的核心伙伴之一,苏州市某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将于9月底启动量产,初步规划产能可覆盖旭升集团萨尔蒂约工厂的当期需求。

“其实该公司之前就有海外建厂的规划,但缺乏业务保障,犹豫不前。此次我们的订单支撑,让双方的合作热情空前高涨。”在这一“生态出海”的进程中,旭升集团不仅作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牵头布局,更主动推动中下游配套供应商协同落地。黄剑介绍,“单打独斗成本高、风险大,‘组团出海’才是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按照规划,旭升集团萨尔蒂约工厂将核心布局压铸工艺及后续的精加工环节。全面建成投产后,企业年产值将大幅提升。

“我们输出的不仅是设备与产品,更是把在宁波积累多年的智能制造体系与墨西哥本土需求深度融合”黄剑介绍,企业的出海模式,已从单一建厂演进为产业链模块的整体移植。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842_137

旭升集团泰国公司在泰国罗勇府WHA工业园举行项目奠基仪式

就在萨尔蒂约工厂加速量产之际,旭升的全球化棋局再落一子:今年7月,旭升集团泰国公司于罗勇府WHA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该基地将承接压铸、锻造、挤压及集成四大核心技术,实现海外技术延伸。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912_490

旭升集团智能工厂(位于北仑)

未来,旭升集团旨在将墨西哥萨尔蒂约工厂在探索跨文化管理、推进技术本土化以及优化供应链协同中所获得的洞察与解决方案,赋能于泰国新基地的建设,以期实现全球高效协同。雄踞北美要冲的墨西哥工厂与扎根东南亚腹地的泰国基地,如同旭升全球布局的“双子星”,相互辉映,共同支撑起企业辐射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

微信图片_2025-09-24_102918_187

旭升集团(位于北仑)

 

 

中华压铸网

线上服务:资讯,订单,人才,行业报告

线下服务:会展,考察,培训,技术咨询

ID:cndcyz

中华压铸网公众号

国内压铸行业颇具影响力一站式服务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