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浅谈铸造行业如何迎接“低碳经济”的到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04  作者:未知

 

背景:2009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参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磋商,多国首脑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气候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低碳经济”、“低碳交易”成为会议的热点。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国又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中国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气候变化当今已成为国际社会国别间合作与博弈的焦点,低碳经济将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向选择。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而作为世界第二大能耗大国和第三能源生产国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国家将会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铸造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石化、钢铁、造船、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矿山冶金、交通运输、石化通用设备、农业机械、能源动力、轻工纺织、家用电器、土建工程、电力电子、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对发展国民经济和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2008年中国铸件产量已达到3350万吨,约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连续9年居世界各国的首位,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吨铸件能耗高、污染严重等不利因素。铸造约占机械工业总耗能的 2530%,如何迎接“低碳经济”的到来将是摆在铸造行业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实现铸造低碳活动的企业化

    法制建设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我国已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及《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今后可能还要制定《低碳经济法》,并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和《电力法》等。国家要通过法规的约束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督导,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低碳经济”意识,实现低碳活动的企业化,使铸造行业自觉走上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二、制定符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框架下的铸造行业规划

   为完成减排目标,我国将会把“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规划,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铸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在着手制定,该规划一是符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框架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规划及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二是要提出具体的铸造低碳技术项目,把技术研发与创新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研究提出发展行业“低碳经济”的鼓励政策,争取产业政策的扶植。四是调研分析铸造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行业低碳经济的引导和考核指标,明确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提出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三、转变行业发展模式,做好铸造行业“低碳经济”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国家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战略研究,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铸造行业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简单换取铸件产量的增长,要严格限制低水平产能的盲目增长,逐步淘汰已有的落后产能,推广节能环保的低碳铸造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行业发展模式。

    我国铸造业大而不强,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吨铸件能耗高及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是靠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二是要靠政策导向,积极推行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已通过国家工信部鉴定验收的《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主要包括了企业布局、铸造工艺、铸造装备(造型、制芯、熔炼、清理)、产量与产值(企业规模)、铸件质量、能耗与节能、废弃物排放与治理、劳动保护、人员素质、监督与管理等内容。对于铸造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要实现经济规模生产,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就会造成单个企业过多地消耗资源,并造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的局面,所以“企业规模”应作为“准入”的首要条件。针对新建企业而言,生产规模需有高起点和较高的门槛,需要把“低碳经济”融入建设规划、施工设计、技术研发、生产检测、节能减排、物流服务和产品升级的整个企业生命周期。对于原有企业,鼓励那些规模虽小,但属于“专、特、精、新”企业的发展,要通过推行“准入条件”,逐步淘汰不具备经济生产规模,高能耗、高污染的铸造企业,通过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升级换代。

    实行准入制度,要与铸造企业的集群化和专业化相结合。企业独自解决能耗与排放的问题困难较大,应经过合理规划,在适宜的区域建立铸造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通过区域内的集中处理(如建立区域技术、检测和热处理中心),达到提高企业效率、提高铸件质量、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现有的铸造产业集聚区大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结构趋同、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快产业升级的任务会很重。而发达国家的铸造集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节约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率和效益,明显具备区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集群将是我国铸造业实现“低碳经济”并由大变强的战略举措。 

     总之,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铸造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准入制度为抓手,转变行业发展模式,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利用。选择具有特色铸造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作为“低碳经济”试点,重点支持、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引导铸造行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低碳化生产。

 

中华压铸网

线上服务:资讯,订单,人才,行业报告

线下服务:会展,考察,培训,技术咨询

ID:cndcyz

中华压铸网公众号

国内压铸行业颇具影响力一站式服务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