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我国装备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努力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是“十二五”时期重大的战略任务。而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2010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一方面,它仍需重视经济复苏基础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兼顾为“十二五”发展引航的角色。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努力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是“十二五”时期重大的战略任务。
机械工业谋划“十二五”发展新局
‘十二五’机械工业要以实现制造业强国为目标,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进步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全面提升机械装备制造水平作为中心环节;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制造作为突破口;把立足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作为着力点,为全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奠定基础。
提供节能设备是行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最实际的行动。目前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按21大类机电产品计算,其用电量约占全国用能的70%。但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却很低,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仅为6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中小电机、风机、水泵等,均比发达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要密切关注一些领域产能过剩和落后产能现象,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品淘汰工作。继续倡导鼓励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手段,鼓励发展再制造工程,支持和引导发展节能、节水、节材、智能化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机械设备的自给率。要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在低碳、环保、高端产品的研制上下功夫,努力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
铸造行业:调结构促升级刻不容缓
铸造行业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调整与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铸造业迅猛发展,铸件年总产量已连续十年遥居世界榜首,占全球铸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铸造设备与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同时还涌现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一些产品也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产业面貌可谓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自主创新能力弱,装备和工艺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使我国铸造业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环节。这样的态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十二五”是我国铸造行业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应抓住这个时机,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