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稳健增长,客户结构向自主品牌倾斜
近日,广东鸿图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2024年公司铸件业务营收约60亿元,占总收入的72.02%,内外饰业务营收20.34亿元,占比25.25%。客户覆盖本田、日产、丰田、通用等传统车企,以及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同时与麦格纳等国际一级供应商保持稳定合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公司客户结构逐步向自主品牌倾斜。面对行业“内卷”,广东鸿图表示不会放弃低毛利订单,而是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提升规模效应维持竞争力,同时加大对头部自主品牌的开拓力度,确保业绩稳定增长。
大型压铸产能释放,一体化压铸成增长引擎
在广州工厂,广东鸿图已投建4台超大型压铸机,包括1台16000T、1台12000T和2台7000T设备,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前舱、后地板及全尺寸电池托盘。2024年以来,该业务产能逐步爬坡,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预计全年贡献显著增量。
公司解释,不同吨位压铸机的核心差异在于锁模力,吨位越高,可生产的产品尺寸越大。广东鸿图凭借高吨位压铸能力,在一体化压铸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未来该业务将成为核心增长点。
原材料成本管控+免热处理技术,构筑护城河
在原材料方面,广东鸿图采用铝液直供模式,与供应商锁定价格,避免铝价波动影响。此外,公司拥有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专利,授权供应商按标准生产铝液,确保一体化压铸件性能稳定,避免热处理变形问题。
海外布局+镁合金应用,拓展增量市场
目前,海外业务占公司营收约18%,主要出口北美市场。广东鸿图正研究东南亚、北美等地的建厂计划,但因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具体方案仍在论证中。
在材料创新方面,公司已储备镁合金液态注射成型工艺。随着镁价下降及技术成熟,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有望加速,广东鸿图已设立专门车间,未来或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卡位低空经济+机器人,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广东鸿图已获得小鹏汇天等低空经济客户的定点项目,主要供应壳体覆盖件。公司认为,压铸工艺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需等待市场放量,目前正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和客户拓展。
轻量化是未来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需求,压铸技术有望成为主流方案。广东鸿图表示,将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动向,适时加大投入,抢占增量市场。
公司未来投资将聚焦压铸及内外饰两大板块,包括海外产能建设、产业链纵向整合及新兴领域探索。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广东鸿图有望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