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59575011
中华压铸网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 » 论文精选 » 正文

阀盖压铸模设计小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26  浏览次数:185
核心提示: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上的重要零件阀盖零件进行压铸工艺分析,并确定分型方案、浇注系统位置和大小、抽 芯方案等。然后选择合适的压铸机及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模具整体结构布置方案。最后采用 Pro/E 软件,最终完成阀盖压铸模的模具设计。
摘要: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上的重要零件阀盖零件进行压铸工艺分析,并确定分型方案、浇注系统位置和大小、抽 芯方案等。然后选择合适的压铸机及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模具整体结构布置方案。最后采用 Pro/E 软件,最终完成阀盖压铸模的模具设计。
关键词:阀盖 : 压铸模 铝合金 Pro/E
ABSTRACT: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ing of die casting of a valve cover which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Automotive Brake Systems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n confirming the scheme of parting , the design of pour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and size , scheme of volitant cores and so on. Moreover, selecting rightly die- casting machin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s, Based on these aspects , confirming the whole scheme of die structure. In the end, mold design was completed by PRO/E. Key word: valve cover Die-casting mold aluminum alloy Pro/E
1 课题来源及意义
本课题来自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其产品以汽车类压铸件为主。 作为一种少、无切削的成形方法, 压铸具有生产效率高,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经济指标优良的优点,可以节省大量机加工工序和设备, 节约原材料。在节能降耗,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铝合金压铸在在汽车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1]

2 零件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本次毕业设计的零件是汽车制动系统上的阀盖,重量为 0.57 Kg,材料为 YL113 铝合金,年生产纲领十万件。其 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阀盖
图 2 分型面
该阀盖最大外形尺寸 87.9×87.9×96mm,形状比较复杂,平均壁厚 3mm。有四处直径小但深度大的通孔,两处 M14-6H 螺纹孔,内部有深孔。内腔为安装配合面,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高。该零件不允许有有疏松、针孔等铸造 缺陷,并且要求在 800-850KPa 气压下不允许漏气。 对于装配面,采用机加工的方式来保证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加工余量 0.5mm。螺纹孔采用铸出底孔的方式, 由机械加工完成扩孔和攻螺纹,底孔尺寸分别ф12mm 为ф14mm。出模斜度 1°~2°。有加工要求的孔,尺寸保证大 端,有装配要求的非加工孔尺寸保证小端,其余保证大端。收缩率确定为 0.6%。设计时,应重点保证内腔部位的内 部质量,避免加工后出现气孔。
1
2008 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集
3 压铸模设计
3.1 确定分型面
分型面如图 2 所示,以该压铸件外底面端面作为分型面,侧面采用活动镶块成型,并采用抽芯结构,螺纹过孔 采用型芯对接方式,以减少铸件清理时掉肉。零件底面端面在该件的最大截面处,利用压铸件的包紧力使之在开模时留在动模一侧。并且,这样分型有利于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也有利于排气和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3.2 压铸机选择
根据锁模力选择压铸机,锁模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 锁≥K(F 主+ F 分) (1)
式中,F 锁--压铸机应有的锁模力(KN) K--安全系数,一般取 1.25;F 主--主胀型力(KN) 分--胀型力(KN) ; ;F 。
3.2.1 主胀型力的计算 . . F 主=AP/10
2
(2)
式中,F 主--主胀型力(KN);A--铸件在分型面上的总投影面积(cm ) ,一般增加 30%~50%作为浇注系统及溢流排气系统面积,这里 A=126.51 cm ;P--压射比压(MPa) ,考虑生产实际,并按常用铝合金压射比压推荐值选取 P=90MPa
2
计算得
F 主=1138.59KN
F分 = ∑ A 芯 Ptan α / 10) (
3.2.2 分胀型力的计算 . . (3)
2 2
式中:F 分--分胀型力(KN) ;P--压射比压(MPa) ,同上,取 P=90MPa;A 芯--侧向活动型芯成型端的投影面积(cm ) ,这里 A=58.85 cm ; α ——楔紧块的楔紧角(度) ,这里取 21°。
计算得
F 分=202.81KN
因此,F 锁≥K(F 主+ F 分) =1677.25KN 根据上述计算和工厂现有设备的负荷情况,采用一模一件,选用锁模力为 4200KN 的冷室卧式压铸机,压室直径 为 Φ50mm,压室偏心 100mm。
3.3 浇注系统设计
阀盖的浇注系统设计示意图,如图 4 所示:
图 4 阀盖的浇注系统
由于直浇道处于高温环境,容易损坏,为了方便更换,采用直浇道和浇口套一体构成,并采用分流锥稳定合金 液的流向,减少金属消耗量,便于活塞的跟踪顶出。 横浇道截面设计为扁梯形,深度 12mm,宽度 40mm,两侧出模斜度 15°,底部圆角 3mm。 内浇口设计是浇注系统设计的核心。内浇口设计在静模一侧,合金液从动模侧引入。内浇口截面积的确定是浇 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Ag=G/(ρVgt)
2 3 3
(4)
式中:Ag--内浇口截面积(cm ) ;ρ--合金的密度(g/ cm ),这里取 2.4 g/ cm ;G --通过内浇口的金属液质量(g),这里为 604.5 g;
2
2008 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集
Vg——内浇口处金属液的流速(m/s), 这里取 38m/s;t --型腔充填时间(s), 这里取 0.055s。
计算得
Ag=120.5 mm
2
因此,设计内浇口厚度为 2mm,宽度为 60.5mm. 溢流槽和排气槽是浇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铸件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大容量溢流槽,调整金属液的流向, 收集冷污金属液和气体。溢流槽采用梯形截面,开设在动模上,其上设置推杆,增大铸件推出时的受力面,减少压 铸件变形。 排气槽置于溢流槽的后面,用于排出型腔中的气体。排气槽的尺寸为:深度 0.2mm,宽度 16mm。
3.4 模具结构设计
3.4.1 成型零件结构 . . 模具成型零件采用镶拼式结构,利于易损件的更换,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型芯/镶块采用台阶式结构固定,这种结构制造和装配简便。 对于有方向性的型芯/镶块,这里采用了两种方式防转。对于比较小的型芯,采用平面式结构,即在其固定台阶 上磨出一直边,与其相关的装配面配合。对于较大的活动型芯/镶块,采用方形台阶,一周均为配合面,同时,增加 销钉式结构来定位。 3.4.2 抽芯结构 . . 采用斜杠抽芯机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安全可靠、加工制造方便。抽芯行程分别为 26mm 和 52.5mm。 采用 T 形滑块结构,其中导滑槽采用镶拼式结构,这样的结构加工方便,维护简单。滑块的限位采用定位钉结 构来实现。 模具结构如图 5 所示。
图 5 模具结构图
3.5 冷却系统设计
静衬模采用循环水道来实现型腔的冷却。 形成铸件内腔的型芯采用如图 6“点通水”结构来冷却。
1.铜管 2.通水器 3.通水接头 4. 通水塞 5. O 形圈铜管 6.铜管 图 6 “点通水”结构
3
2008 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集
4 基于 Pro/E 的模具 CAD 设计
4.1 建模
在 Pro/E 的 PART 模块中,综合运用多种特种命令,完成阀盖零件的三维建模。
4.2 开模
在 Pro/E 的 MOLD 模块中进行开模,主要是完成型腔、型芯、成型镶块的设计,这是整个 CAD 设计的核心部分。 1) 进入 MOLD 模块,导入零件模型,系统自动生产为参考模型; 2) 根据合金的特性,设置收缩率为 0.6%; 3) 创建工件,并将参考模型与工件装配在一起; 4) 创建模具体积块,具体就是设计型芯、活动型芯和活动镶块。进入Mold Volume,创建型芯/镶块,方法与 Part造型一样,关键步骤是采用Trim to Geom命令与参考模型进行关联。 5) 创建分型面,即定义动静衬模的分模面。 6) 分割体积块,其实质是将工件分割为衬模、型芯以及镶块。 7) 抽取体积块。在 Mold Volume 中,将衬模、型芯及镶块体积块一次抽取出来;
图 7 开模完成后的爆炸图 完成后的型腔如图 7 所示。
4.3 结构件建模
成型零件开模成功后,在 MOLD 模块中,用创建零件、修改零件的方法,进一步完成动、静模、固定板、推板、 滑块、抽芯等其他模具结构元件的三维造型。
4. 4 出图
在 DRAWING 模块中,完成铸件图和全套模具的工程图。
5 模具校核与模具工作原理
在上述设计完成之后,对锁模力、压室容量、模具厚度、开模行程等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模具能正常工作。 模具的动作过程如下;合模—压射—凝固—开模—顶出—预复位—合模。在合模/开模过程中,利用固定在静模 上的斜杠实现插芯/抽芯动作。
6 毕业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从查阅资料计算数据到计算机绘图,我们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压铸模 设计方面受益匪浅,增大了专业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锻炼了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 的基础。
4
2008 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集
参考文献
1 2 3 4 5 耿鑫明.发展中的中国压铸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 :6~8 (4) 李荣德 于海朋 袁晓光. 压铸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03, :597~601 (8) 陈光明.压铸模 CAD/CAE/CAM 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铸造技术,2004, :148~149 (2) 唐玉林 苏仕方 徐爽等.世界压铸工业和市场的概况.铸造,2004, (10) :951~957 SU Shifang,TANG Yulin,XU Shuang.The status of China die casting industry.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diecasting congress, Shenyang,2004.4 6 7 8 9 赵爱萍 田蓉. 压铸铝合金制件的质量控制.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 (8)80~82 赖清华.压铸工艺及模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潘宪曾主编. 压铸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委员会.压铸模设计应用实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10 董艺 李文兵 胡华安等.CAD/CAE 在发电机支架压铸件开发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2007 年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体加工学术年 会专刊.2007:486~489 11 刘鸿文. 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12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13 洪亮. Pro/ENGINEER Wildfie 模具设计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 14 甘永立.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5.12

 
 
 
[ 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2017会员 | 本网动态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沪ICP备150271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