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通信主设备商的核心供应商
美利信科技创立于2001年5月,主要从事通信领域和汽车领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重庆、襄阳、东莞三大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领先的模具研发制造中心、全自动智能压铸岛、高精度加工中心、自动冷媒灌装线、自动喷粉线、精密质量检测系统,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产品同步设计开发、模具设计制造、压铸生产、精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喷粉、FIP点胶、装配及检验等完整业务流程的一体化服务。
公司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产品远销欧美、亚太等多个国家。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压铸生产企业20强”、“重庆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庆民营企业100强”、“重庆市数字化车间”、“5G+智慧工厂示范企业”等荣誉,同时入选国家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79项。公司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冷室压铸机》(GB/T21269-2018)、《高效节能型铝合金燃气连续熔化保温炉通用技术要求》(T/CFA0203081-2020)、《铝合金压铸产品绿色制造工艺通则》(T/CEA0103091-2020)等国家标准或行业团体标准。
美利信凭借先进的制造技术、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优质的客户服务,积累了众多长期稳定合作的战略客户。报告期内,其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的通信主设备商和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厂商,包括爱立信(Ericsson)、华为、特斯拉(Tesla)、比亚迪、一汽股份、神龙汽车、沃尔沃(Volvo)、东风汽车、长安、福特(Ford)、采埃孚(ZF)、伊顿(Eaton)、爱信精机(AisinSeiki)、蒂森克房伯(Thyssenkrupp)、哈金森(Hutchinson)和舍弗勒(Schaefler)等。
02
余克飞家族控制62.27%股权
美利信的实际控制人为余克飞、刘赛春、余亚军三人,本次发行前上述三人通过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的方式,控制公司62.27%的股权。余克飞、刘赛春、余亚军三人已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其三人能够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事项产生重大影响。
美利信控股持有美利信52.08%的股份,余克飞、余亚军分别持有美利信控股70%和15%的股份,能实际控制美利信控股,刘赛春直接持有10.19%的股份。
余克飞与余亚军系兄弟关系,余克飞与刘赛春系夫妻关系。同时,余克飞担任公司董事长,余亚军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三人对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计划、经营计划等拥有实质影响力,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03
海外大幅订单增长
根据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产品为通信类结构件和汽车类零部件。通信类结构件收入分别为75,859.16万元、113,957.09万元、121,838.10万元和80,832.87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23%、63.54%、54.61%和57.73%;汽车类零部件收入分别为59,043.40万元、65,388.34万元、101,249.45万元和59,174.13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77%、36.46%、45.39%和42.27%。
2022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多,主要是由于爱立信海外订单增长,以及比亚迪产品量产、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24.39%,主要是汽车类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受益于一汽股份、奇瑞、神龙汽车、爱信精机、比亚迪、特斯拉、华为等客户产品订单增加,促使汽车类产品收入增长较快。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32.94%,主要是通信类结构件销售收入增长,5G通信基站建设的快速发展,拉动公司通信类产品收入增长。
报告期内,美利信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09%、23.42%、18.43%和18.97%。2020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8.32%。2022年1-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1年度略有提升,主要系通信类结构件及汽车类零部件毛利率变动综合影响所致。
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4.99%,主要是2021年主要原材料铝合金锭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021年发行人铝合金锭平均采购单价为18,050.30元/吨,较2020年平均采购单价上涨29.44%,2021年公司领用铝合金金额64,968.42万元,因铝合金锭价格上涨增加主营业务成本约14,776.24万元,从而影响主营业务毛利率约6.62%。
2020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8.32%,主要系通信类结构件产品内部结构变化以及传统汽车零部件客户结构变化所致。
04
募集资金用途
美利信计划募资8.2亿元,其中,7,716.63万元用于重庆美利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5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系统、5G通信零配件及模具生产线建设项目,2.39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扩产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